当前位置: bet356亚洲版体育官网 >> 党建思政 >> 党建动态 >> 正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性修养学习体会

发表时间:2020-11-01 浏览次数:

按照学校党委学习培训安排,同时结合我在红安党校的相关专题学习活动,我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了深入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自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著作92篇,生动记录了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就我个人在学习之后党性修养方面的感悟形成如下体会: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现实性和科学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构成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通过深入学习,就是要我们深刻认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的重大政治意义、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举措,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体悟这一思想彰显和贯穿的坚定理想信念、真挚人民情怀、高度自觉自信、无畏担当精神、科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增强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深刻感受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真理光芒

通过学习,认识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提出的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光芒,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必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创新理论。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工夫;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深刻体里面所蕴含的精神实质要义和强烈使命担当中接受思想的洗礼、汲取真理的力量;要在新时期新形式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大熔炉”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深刻领会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十分重要的要求。第三卷收录的很多文稿,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比如,关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问题,关于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问题,关于坚持实事求是、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问题,关于重视调查研究、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问题,关于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把工作干出成效来等问题,关于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不断积累分析处理问题的经验水平等问题等等都进行了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的阐述。要求我们在当前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上出实招硬招,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要带头调研、经常调研,深入研究问题,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脚踏实地地干,这些思想和工作方法对我们实际工作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

四、对照第三卷深感本人当前党性修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深学深悟有差距。理论学习没有做到常态化,缺少持之以恒的态度和决心,缺乏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境界的自觉行动。学习容易“浮于表面”,满足于学了,没有追求学透,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只注重表面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没能深刻地准确地把握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理论与实践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用脱节的问题,学习转化效果不明显,理论的指导作用发挥不理想,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深度思考和研究不透彻,不能很好地运用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做好新工作完成新任务。

2、党性锻炼有差距。党性问题是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党性修养还不够自觉,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功夫下得不够,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虽然总体上在政治原则、大方向和立场上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但政治理论学习有所松懈,对政治纪律的复杂性、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工作上有些因循守旧,习惯于按部就班,思想还不够解放。

3、宗旨意识上有差距。联系基层不够。平常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见面,出于目的性、针对性的多,真正与群众沟通思想的少;听汇报的多,直接倾听群众意见的少;看先进典型的多,了解落实情况的少;了解面上情况多,发现深层次问题少;对存在问题上正面引导多,忍让的多,原谅的多,有针对性的批评少。在为基层、为同事服务方面的领域不宽,服务质量不高。工作缺乏内动力,缺乏主动性。服务群众意识还需不断强化,存在着深入群众不够经常,体察民情不够直接,服务群众不够主动的问题,还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

4、实干担当上有差距。缺乏开拓劲头,那种“跑起来干事、跳起来摸高”的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有所下降,存在缺乏担当、不敢直面问题的现象。在工作中思路还不够活,站位还不够高,格局还不够大,工作上缺乏新意,缺少亮点。在担当负责、攻坚克难方面。思想上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胆气。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和压力传递的还不够。有时还存在“老好人”的思想,只要不是纪律性、原则性的问题,提醒的不够、追究的不够。

以上是思想、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思想理论武装抓得不实、党性修养不坚定、纪律执行不够严格、宗旨意识树立不牢、敢于担当精神不够。

五、整改方向和措施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淬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党员干部要把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以理论武装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特别是系统学习深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要带着使命学、带着信仰学、带着感情学,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系统掌握和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二是强化纪律意识,维护党的权威。遵规守纪是共产党员的行为底线和安身立命之本。严明党规党纪,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法纪分开,真正把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旗帜鲜明地反对“七个有之”等问题,在涉及重大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问题上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争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要严守党的组织纪律。严格遵循组织原则,认真履行组织程序,坚决服从组织决定,自觉接受组织监督,任何时候都不搞非组织活动。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使清新简约的清风正气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对广大党员干部苗头性问题及时了解,让“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成为常态。要严守党的廉洁纪律。时刻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切实管好人、看好门、干好事,切实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以模范行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

三是强化宗旨意识,全力服务群众。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就是要牢牢把握“人民至上”这条红线,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坚守初心、持续滋养初心、笃实践行初心,依靠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要自觉树立公仆意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要勇于刀刃向内,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永远以公仆身份服务于人民,始终做到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使我们持续拥有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力量。要多深入群众,多服务群众,用情用心用力做好党的群众工作。要把自身工作同人民群众的期盼结合起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拉近同群众的感情,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要坚持群众工作方法,多下基层调研,向群众学习,在群众中汲取智慧,寻找解决问题,干好工作的方法和路径,把人民群众的评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是强化使命担当,推进事业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精神实质的最终目的是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出实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所提供的方法论的指导是解决现实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党员干部面对复杂的各种工作局面,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更好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更好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在重大斗争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以此磨砺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敢于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以新作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要始终把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作为为官从政必备的政治品格,大力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的作风导向,争做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表率,干出让组织满意、让群众信服的工作业绩。